文章摘要
由 文心一言 生成的摘要
好的,我来为您总结上面这篇文章的|
猴子也不一定能听懂的超可爱前后端分离博客 mix space 部署
配置环境
安装 docker 和 docker-compose
此处建议使用 root 账户
更新软件源
安装必要依赖
安装 docker 和 docker-compose
国内:
国外:
检查安装
使用如下命令:
如果有输出则为安装成功
若提示类似 Command ‘docker’ not found 的提示 (善用翻译), 请检查安装步骤
(非必要) 配置镜像加速器
自己去阿里云看
安装 mix space 后端
拉取 docker-compose 编排文件
使用如下命令:
编辑环境变量
在当前目录 (mx-space/core) 下新建一个名为 .env 的文件并将其使用诸如 vim 等工具打开
将这里生成的内容填入 .env 中
(非必要) 修改后端开放文端口
这是节选的一部分编排文件,其中
- '2333:2333'
冒号左边的端口对应了后端映射到外部的端口号
反正改左边的就行了 (记得开放安全组)
容器,启动!
老夫直接 docker compose up -d
让容器跑起来
只要没出现 ERROR 就是启动成功了
然后,去 http://[IP]:后端端口/qaqdmin
初始化吧
安装前端
懒得写了,要不你去官方文档看看:[Shiro 主题 | Mix Space (
文章作者:烧瑚烙饼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!